温室蔬菜生产中,水分管理关系到温室内温度的高低和湿度的大小,进而影响到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下面介绍一下冬季温室蔬菜生产浇水的技术要点。
一、浇水量不宜过大
在低温天气条件下,温室土壤水分蒸发较慢,需水量也会出现相应减少,因此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病的发生。
二、科学选择浇水时间
冬季给温室蔬菜浇水应选择中午前后,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浇水为好,这个阶段温室内的温度较高,叶片蒸腾作用旺,浇水后根系易吸收。尽量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冻害。浇水应尽量选用设置在温室内部的深井水,井水温度较高,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
三、看天灵活浇水
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不浇”的原则。当天气由晴转阴时,浇水量要逐渐减少,间隔时间适当拉长;由阴转晴时,浇水量由小到大,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
四、各部位浇水量要适当
温室内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时,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温室南部及靠近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浇水量宜适当大些,温室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短,浇水量应适当少些。
五、浇水后的管理
冬季浇水后容易造成温室内气温降低、湿度增大、病虫害发生较多等问题。因此浇水后头两天要先在中午将温室密闭,使温室内的温度升高至38℃左右,再闷棚1小时,提高温室内地温,然后及时通风排湿,降低湿度,可起到减少蔬菜病虫害发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