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农园 - 聚农业知识,为三农服务

河虾技术的养殖(河虾养殖技术大全)

时间:2023-10-04 00:33:01编辑:聚农园来源:养殖知识当前位置:首页>>家禽养殖

我们是一个专业的{输入关键词资源网站,致力于为{输入关键词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和信息。无论您是一位有经验的{输入关键词专业人士,还是一位新手,我们都能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的网站内容包括动物的饲养、营养管理、疾病控制、{输入关键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输入关键词业者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商业成功。

河虾技术的养殖(河虾养殖技术大全)

本文目录一览:

  • 1、河虾养殖技术
  • 2、河虾的养殖技术
  • 3、河虾怎么养殖方法 河虾介绍
  • 4、河虾怎么养殖方法
  • 5、养河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 6、河虾养殖的技术方法?

河虾养殖技术

河虾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与清理

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一般在池底挖十字型的集虾沟,宽70~80厘米,深30~40厘米,以备秋后河虾收获时让虾集于沟内,便于捞捡。

2、施肥培饵

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3、虾苗放养

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4、饵料投喂

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5、调水防病

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6、收捕

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根据市场行情起捕出售。

河虾的养殖技术

河虾养殖时要建造合适大小的虾塘,深度大概在两米左右就行。底部的基质可用沙质和淤泥土混合的,但淤泥要少。放入虾苗之前虾塘要先消毒处理,保证无菌。放的时候要把控好密度,不可过密。若是条件允许,可借助增氧机增氧。

河虾的食性很杂,从幼体阶段至成虾浮游动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小型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丝状藻固着藻、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均摄食,但其喜食动物性饲料。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配合饲料,其尤喜食螺蚌肉、蚯蚓、小杂鱼、蝇蛆、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故养殖过程中宜适当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为好。

河虾怎么养殖方法 河虾介绍

1、河虾养殖时要建造合适大小的虾塘,深度大概在两米左右就行。底部的基质可用沙质和淤泥土混合的,但淤泥要少。放入虾苗之前虾塘要先消毒处理,保证无菌。放的时候要把控好密度,不可过密。若是条件允许,可借助增氧机增氧。平时管理时要定期换水,消毒,保证水质,这样才可预防病害。

2、河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的河虾(学名叫日本沼虾(Macrobranchium nipponense)),是优质的淡水虾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食品,颇得消费者青睐。

3、形态特征:体形细长,长1.5~3cm,整个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构成。头胸部各节接合,由胸甲或背甲覆盖背方和两侧,头胸部粗大,后部逐渐细且狭小,额角位于头胸部前段中央,上缘平直,末端尖锐,背甲前端有剑状突起,上缘有11~15个齿,下缘有2~4个齿,体表有坚硬的外壳,整体由20个体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有步足5对,其2对呈钳形,后3对呈爪状,第6腹节的附肢演化为强大的尾扇,起着维持虾体平衡,升降及后退的作用。

河虾怎么养殖方法

建造池塘:养殖河虾时最好选择面积为3-5亩、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围建池塘。 选苗放养:挑选健康活泼、规格同等的虾苗,淡化后放养。 饲喂方法:每天早晚分别喂食喂食切碎的蚌类和鱼肉。 水质管理:每隔15天用生石灰泼洒。

河虾的养殖方法

1、建造池塘

河虾对养殖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最好选择水位深度为1.5-2米左右,面积大小3-5亩之间,水资源丰富、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围建池塘,并且在放养前一周施入基肥,用来培养基础饵料。

2、选苗放养

河虾最适合生长的水温在17-30度,一般选择在春季的4-5月份放养,挑选健康活泼、规格同等的虾苗,经过7天的淡化处理放入池塘中,虾苗密度为每亩3万尾,可以与花白鲢混合饲养。

3、饲喂方法

河虾苗放养后30天内不用额外喂食,期间主要摄食池塘中的基础饵料和水生浮游生物,30天后可以喂食切碎的蚌类和鱼肉,每天早晚分别喂食一次,白天的喂食量是总量的1/3,夜晚的喂食量是总量的2/3。

4、水质管理

河虾养殖期间要保证水质,从虾苗放养开始,每7天加入新水15厘米左右,夏季高温时间隔3天换水一次,换水量是池塘总水量的30%,每隔15天用生石灰泼洒,不仅能灭菌消毒,也能改善水质。

养河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1、池塘:养殖河虾的时候需选择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养殖之前需将虾塘用生石灰消毒。2、虾苗:选择健康、无病害的虾苗,虾苗放养前一周,需将其经过淡化处理。3、放养:当外界温度稳定在18~20℃之间时,既可放养,注意虾苗下塘后一个月之内可以不用喂食。河虾的养护

虾苗下塘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

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需定期用生石灰将池塘消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用网捕或放水收捕,离水36小时干法活运,成活率可达90%。

河虾养殖的技术方法?

河虾养殖的好坏,技术方法很重要,有哪些技术和方法需要注意的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河虾的六个关键步骤

一、池塘条件与清理。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二、施肥培饵。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三、虾苗放养。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四、饵料投喂。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五、调水防病。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六、收捕。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根据市场行情起捕出售。可用网捕或放水收捕,离水36小时干法活运,成活率可达90%。

虾池清晨忌用药

青虾属于极不耐低氧的品种,夏秋季,清晨气温一般比较低,特别是在闷热雷雨天气之后的清晨气压更加低。一般青虾都集中到池边浮头,如果在这时下药,不但加大了池水的浓度,而且药物还会 *** 青虾,使本来就承受不了缺氧环境条件的青虾,突然遭到强烈药物的 *** ,马上就会窒息而亡。这就是清晨不能用药的原因。

那么什么时候用药比较合适呢?一般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左右比较合适。这期间池塘里溶氧量比较高,只要用药得当,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用药后应及时观察青虾的活动情况,如果发现异样,可加注清水。

成虾管理方法

体长达到7-8厘米以后的中后期对虾池塘,由于投料量增加,对虾排泄物逐渐积累,加上死亡的藻类,以及残饵、池底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等共同影响,使池塘水质、底质、微生物等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养虾中后期水环境和对虾的具体变化为:ph值逐渐升高,水色由清绿色、黄绿色变成褐色、茶绿色,透明度降低,混浊度增大;池底发黑,有臭味,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增加;对虾的尾扇、触须发红,甚至出现烂尾、断须现象,部分虾池出现对虾生长慢,体质弱,灵敏性差,脱壳不遂,纤毛虫寄生,吃食不旺,有肠炎、黄鳃病出现;更有部分虾池发生对虾游塘、浮头、软壳、红腿、烂眼、甲壳溃疡等症状。笔者根据多年养殖对虾的体会,总结了对虾养殖中后期的管理要点。

稳定水色,降低水体混浊度。对虾养殖中后期池塘水色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绿藻繁殖生长所需的镁离子不足所致。可泼洒白云石粉20-25×10-6,每7-10天使用1次即可稳定水色。为了降低水体混浊度,应用光合细菌10-15×10-6,全池泼酒,每7天使用1次。同时,坚持定期消毒养殖水体,每10-15天全池消毒2次。第一次,按治疗浓度在上午用二溴海因消毒剂全池泼洒,第二次在第二天上午用有机碘、季胺盐0.2×10-6全池泼洒,若水中悬浮有机物多混浊度大时,可适当增大消毒剂的浓度。

调节养殖水环境营养盐类的平衡,补充水体中钙、镁、磷的含量。每10-15天全池泼洒2-3×10-6磷酸氢钙1次,20×10-6白云石粉1次。

改善池塘底质环境,控制ph值。每10-15天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0.3×10-6,或每5天泼洒以沸石粉为主要原料的底质改良剂1次,每次用量为10-15×10-6,若突降暴雨或持续阴天引发ph值降低至7.5以下,则全池泼洒生石灰每667平方米5-8公斤。

合理加水换水。第一天换水量控制在10厘米左右,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可逐渐增加换水量到20厘米、30厘米、50厘米。这样,既能改良水质,又能促进对虾脱壳生长。对水位不足的要及时加深水位,购置增氧装置,以便提高养殖产量和规模。事实证明,对虾养殖产量愈高,规格愈大,经济效益愈明显。

合理投料,降低饵料系数。一般每日投料4次。上午投料时间必须安排在太阳升起1-2小时后,水中溶氧达到4毫克每升以上时最佳。以后间隔6个小时投喂1次。控制好投料量,一般对虾在45分钟至1小时内吃完饲料为宜。

提高对虾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在饲料中新增:免疫多糖1‰,生物酶活性新增剂2‰,维生素c1‰-2‰,维生素b10.5‰,每周连续喂2天,每天喂2餐;高温季节新增大蒜素0.5‰-1‰。

定期抽检对虾的健康状况。若发现对虾少吃饵料或有病虾浮头靠边时,一般虾池内对虾病害感染率已达20%以上。因此,发现已感染病害但正常吃料,不浮头靠边的病虾,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虾养殖中后期,一般每3-5天必须用较密网目的旋网在池塘的四周随机抽样200-300尾对虾观察是否正常。在对虾突然增料或减料,气候突变时期如下大雨、刮风后,进水、换水之后等有可以诱发虾病的情况下,要尽快用旋网抽检。

河虾技术的养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希望您能够从我们的资源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并在您的 {输入关键词务中获得成功。如果您需要更多的{输入关键词帮助或支持,或者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并尽最大努力为您提供最新、最全面的 {输入关键词资源和支持。祝您在{输入关键词事业上取得长足进展!



本文标签: 河虾养殖技术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拥有图片、文字所有权,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若发现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邮件至3132238508#qq.com(#改为@)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转载本文注明出处:http://www.junongyuan.com/jiaqin/16981.html

上一篇:猪的养殖流程(猪养殖小知识)

下一篇:技术土鸡散养(土鸡散养技术大全)

家禽养殖本月排行

家禽养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