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个专业的临沂牛蛙养殖资源网站,致力于为{输入关键词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和信息。无论您是一位有经验的临沂牛蛙养殖专业人士,还是一位新手,我们都能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的网站内容包括动物的饲养、营养管理、疾病控制、临沂牛蛙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输入关键词业者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商业成功。
怎样养殖牛蛙
牛蛙,独居的水栖蛙,因其叫声大而得名,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故名牛蛙。 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牛蛙的介绍
牛蛙体大粗壮,成蛙体长20厘米,重达1千克。皮肤粗糙,体背绿棕色,有暗棕色斑纹,腹部灰白色,雄蛙咽部黄皮。
牛蛙,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牛蛙的养殖技术
(1)网箱设置
用来制造养殖牛蛙的网箱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风透水性, 一般可采用塑料网片或纱窗缝合制成,网箱的规格和形状要因地制 宜,一般以长方形为好,体积不宜超过10立方米,网片缝制好后可用竹片或木条扎成箱架并将网片固定其上,充分张开。在池塘中设置网箱时,可在箱体入水30厘米处绑缚泡沫板或浮性材料,以保证箱内水位的稳定,并在岸边用绳索牵拉以防大风吹动。
(2)放养密度
网箱 饲养 牛蛙应充分利用箱内水体,可进行高密度饲养,一般 放养密度为:蟒抖每平方米300-500尾,幼蛙每平方米50-200只,成体蛙80—100只。牛蛙放人网箱后应视其生长快慢及时将大 小蛙分箱分级,以免相互残食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合理投饵
蛙苗人箱后,应视箱体大小以及蛙的数量多少,在箱中设置一
个或多个饵料盘。每日的投饵数量应根据蛙体大小、天气变化和水温高低来决定,以投饵后一小时内吃完为宜。通常情况下每天投饵两次,上午9一10时和下午5—6时各一次。
(4)防病消毒
因网箱饲养牛蛙时放养密度大,蛙群集中,所以应切实做好防病消毒工作,一般每10天用浓度为lppm的漂白粉溶液对箱体进 行泼洒消毒。
牛蛙幼蛙的饲养管理
(一)幼蛙池的建造
幼蛙池可建水泥池,也可建土池,面积不易过大,尽量利用小面积的水面集约放养幼蛙。
水泥池可建数个,每个面积为30一50㎡,四周池壁与池底垂直,池壁高为lm。池内要留1/4的陆地,并铺设砖,用水泥抹面。池中陆地高度为40cm。池水深度可随幼蛙的逐渐长大而从15cm加至40cm。池内一边设进水管,相对一边底部设排水管。为了方便幼蛙登陆,水面应与陆地面接近,或在水面和陆地的交界处搁置木板。夏季在水泥地上方仍应搭凉棚,以免幼蛙被暴晒。随着幼蛙的长大,幼蛙可能从池内陆地上跳出池外,所以水池上方要用网片盖好。
土池培育幼蛙,面积可在30一200㎡之间,水陆面积比以l:l为好,池堤坡度为1:2.5,池的进水口与排水口之间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以便于池水排干。池深0.8一1.0m,保持水深0.6一0.8m。土池四周仍要设1.5m高的防逃网,以防止幼蛙逃跑。
无论用水泥池还是土池培育幼蛙,都应用池中2/3的水面来 种植 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等,土池陆地上要栽种一些阔叶树或花草,土池南岸仍要搭设遮荫棚,作为夏天降温和牛蛙隐蔽栖息之用。
(二)幼蛙池的消毒
牛蛙幼蛙是指脱离蝌蚪期后1一2月内饲养的小蛙,其体重一般在50g以下。牛蛙幼蛙,生长迅速,但蛙体娇嫩,适应环境能力弱,尤其对寒冷和病害的抵抗能力更弱。用于幼蛙池消毒的药物一般为漂白粉或生石灰,用药量标准和消毒 方法 与蝌蚪池完全相同,消毒时间应于幼蛙放养前的7一10天进行,待消毒药物的毒性完全消失后才可放养幼蛙。
(三)幼蛙的放养
牛蛙幼蛙以活虫为食,不吃死饵。但人工大规模养殖,活虫等天然饲料无法解决,因此要想方设法驯养它们从幼蛙阶段开始就会摄食蚕蛹、禽畜内脏和人工配合饲料等间接的静态饲料,即平常所说的死饲料。实践证明:牛蛙幼蛙驯食效果的好坏与其放养密度的高低有直接的相关关系。牛蛙幼蛙的放养密度宜高不宜低,目前,每㎡幼蛙池放养30日龄以内的幼蛙一般为200只左右,放养30日龄以上的幼蛙为100一120只。
(四)幼蛙的饲喂
1.幼蛙饲料牛蛙幼蛙饲料有直接饲料和间接饲料两大类。直接饲料为各种活体饲料,主要有黄粉虫、蝇蛆、蚯蚓、蜗牛、飞蛾、各种昆虫、小鱼、小虾等。间接饲料为各种静态饲料,主要有蚕蛹、猪肺、猪肝、鸡鸭内脏、碎肉、死鱼块和人工配合的颗粒饲料等。
2.喂食方法为便于清除残食,防止蛙池水质恶化,减少幼蛙病害的发生,喂给幼蛙的饲料必须投喂在食台上。食台可用泡沫板制作,也可用木框聚乙烯网布制作。用泡沫板制作,一般将泡沫板裁成长50一60cm、宽40~50cm、厚3一4cm,再在其长边的中心点钻个小洞,将一根小竹竿穿过小洞固定在幼蛙池中即可。木框聚乙烯网布食台制作方法是:先做一个长60cm、宽50cm、高8一10cm、厚2cm的木框,然后将聚乙烯网布拉紧,用塑料包装带压条,再用小铁钉钉在木框的底部。若此食台浮力不足,可在这种食台的两端再缚一条泡沫条,用以增加食台浮力。牛蛙幼蛙食台以每250一300只幼蛙搭设一个为准。
活饲料投喂可直接放在食台上,而死饲料投喂则需先对幼蛙进行驯事。驯食就是人为地驯养幼蛙由专吃昆虫等活饲料改为部分或全部吃人工配合饲料、蚕蛹等静态饲料。牛蛙的食性并非天生不变的,经过驯化是可变的,而且可塑性还比较大。驯食时间越早,驯化时间就越短,驯食效果就越好,饲料损失越少。一般要求在牛蛙幼蛙变态后的5一7天即应驯食。
拌虫驯食是将蚕蛹、猪肺、鱼块等静态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加工成直径小于3mm的颗粒饲料放入食台中,按比例在这些静态饲料上放上黄粉虫、蛆虫、蚯蚓等会爬行的活饲料。这些活饲料在静态饲料中间爬行、蠕动和翻滚,从而带动静态饲料的位移和滚动。牛蛙幼蛙见到这些饲料由静变动,误认为是 “活虫”,在争食活饲料的同时也摄食了这些“动”的静态饲料。拌虫驯食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静态饲料拌和2/3活饲料饲喂,第二阶段静态饲料和活饲料对半拌和饲喂,第三阶段以2/3静态饲料拌和1/3活饲料饲喂,每阶段7一10天。若效果不理想,可延长时间,直到牛蛙幼蛙能直接摄食静态饲料为止。
拌鱼驯食是将木框聚乙烯网布食台布于幼蛙池中,使食台底部的网布沉入水中4一5cm左右。将剁细的静态饲料倒入食台上,使之在食台内漂浮。食台内再放入20一30尾活泥鳅和麦穗鱼。这些活鱼一进食台即会乱游乱窜,从而带动了静饲料的移动和翻动。牛蛙见之误以为是“活虫”而争食。
抛食驯食是在幼蛙比较安静的堤边斜搁一块小木板,小木板下面安放一个面积为2一4㎡的较大型的食台。每天定时将静态饲料抛向斜搁的小木板上,这些饲料沿着斜放的木板滚落到下面的食台上,牛蛙误以为“活虫”而争食。
滴水驯食即在木框聚乙烯网布食台内放置1一2块小石块,食台网底沉入水中4一5cm,食台的正中上方设一条小水管,水连续不断地滴入食台正中,荡起水波和涟漪,再将静态饲料放入食台,饲料在水滴的作用下不断地漂动,牛蛙误以为“活虫”而争食。
震动驯食是将弹性很好的弹簧安装在食台底部的正中或四角,将此食台安装在牛蛙池四周的堤埂边或池中陆岛上,食台底部离地面5一 7cm,食台上设放静饲料和少量的蛆虫、蚯蚓等,牛蛙看见蛆虫、蚯蚓即会跳上食台。随着牛蛙不断地跳上和跳下,食台上下震动带动了静饲料不停地震动和滚动,牛蛙误大为“活虫”而争食。
牛蛙食欲十分旺盛,平时蹦跳不停都是为了寻找可口食物。一天之中牛蛙幼蛙摄食的时间一般都在6~7小时以上。因此,饲养牛蛙幼蛙的投饲量宜多不宜少,一般每日投喂3一4次,每次投喂的饲料以2一3小时内吃光为佳。其日投饲量约蛙体总重量的10%一15%。
投饲要坚持“四定”投饲,一般日投四次,即上午8时、11时、下午2时、5时各一次;饲料直径不宜大于3mm,每次投喂的饲料应在2 一3小时内吃光;牛蛙有大蛙吃小蛙、同类相残的习性,驯食期间,不宜将野生幼蛙或野生蝌蚪作为牛蛙饲料,以免驯食失败;驯食牛蛙不可操之过急,要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逐渐培养其对静态饲料能引起条件反射的能力。驯食期间,要逐步减少活饵,增加静态饲料。对已驯化的牛蛙仍应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投喂静态饲料;牛蛙幼蛙移养新环境时,往往不取食,躲在遮阳处或蛙巢内很少活动。遇这种情况,一是增加活饲料的投喂量,二是将不吃食的幼蛙捉住,强开其口,将蚯蚓、黄粉虫填塞进口,促进开食。
(五)幼蛙的管理
1.遮荫牛蛙幼蛙体质比较脆弱,惧怕日晒和高温干燥。将牛蛙幼蛙放在高温干燥的空气中暴晒0.5小时即会致死。致死的原因一是高热,二是严重脱水。遮荫棚一般用芦苇席、竹帘搭制,面积宜比食台大l倍左右,高度以高出食台平面0.5一1.0m即可。也可采用黑色稀编的塑料网片架设在幼蛙池上方1.0一1.5m处遮荫,遮挡了60%阳光,既降温,又通气,效果较为理。此外,在牛蛙幼蛙池边种植葡萄、丝瓜、扁豆等长藤植物,再在离幼蛙池水面 1.5一2.0m高度处搭建竹、木架,既为幼蛙遮荫,又能收获经济作物。
2.控温牛蛙幼蛙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一30℃。温度高于30℃或低于12℃,牛蛙即会产生不适,食欲减退,生长停止。严重的甚至会被热死和冻死。盛夏降温 措施 通常是使幼蛙池池水保持缓慢流动或部分更换池水。一般每次更换半池水为宜,新水水温与原池水温的温差不超过2一3℃。还可以搭设遮荫棚或向幼蛙池四周空旷的陆地上每天喷洒1一2次水。越冬保温措施,可以建塑料大棚、建蛙巢、引用地热水等,使其安全越冬。
3.防污要经常清扫食台上的剩余残饵,洗刷食台。晴天,可将洗刷干净的食台拿到岸边让阳光暴晒1一2小时后放回原处;若遇阴雨天,则将洗刷干净的食台放在石灰水中浸泡0.5小时,彻底杀灭黏附在食台上的病原体。及时捞出池内的病蛙、死蛙以及其他腐烂物质,保持幼蛙池水清洁。经常消毒幼蛙池,每隔10一15天用1g/m3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对幼蛙池进行泼洒消毒一次,杀灭池水中的各种病原体,以防幼蛙发病。一旦发现幼蛙池水开始发臭变黑,则应立即灌注新水,换掉黑水臭水,使幼蛙池池水保持清新清洁。
4.除害老鼠、蛇是牛蛙的天敌,对幼蛙的危害更为严重,用鼠药灭鼠和人工捉蛇、驱赶蛇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5.分养在人工高密度饲养下,牛蛙幼蛙的生长往往不一,蛙体大小很不匀称,相差悬殊。同期孵出,同期变态的幼蛙,经两个月饲养,大的个体可达100g以上,小的个体还不到20g。因此,在牛蛙幼蛙饲养期内要经常将生长快的大蛙拣出,分池分规格饲养,力求同池饲养的牛蛙幼蛙生长同步,大小匀称,方可避免弱肉强食、大蛙吞吃小蛙的现象发生。
牛蛙的价值
经济价值
牛蛙具有生长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是名贵食品。也可以出口创汇。其皮还可制革,脏可制药;牛蛙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鲜美,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高级营养食品;蛙皮可制作高级皮革,其草皮薄、柔软、坚韧,是制造上等钱包的材料,皮带、领带、皮鞋、乐器、外科手术线的优良原料,蛙内脏可以药用,蛙油可制作高级润滑油。
药用价值
牛蛙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味道鲜美。每100克蛙肉中含蛋白质19.9克,脂肪0.3克,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食品,备受人们的喜爱。
牛蛙还有滋补解毒的功效,消化功能差或胃酸过多的人以及体质弱的人可以用来滋补身体。牛蛙可以促进人体气血旺盛,精力充沛,滋阴壮阳,有养心安神补气之功效,有利于病人的康复。牛蛙的内脏及其下脚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经水解,生成复合胺基酸。其中,精胺酸、离氨酸含量较高,是良好的食品添加剂和滋补品。水解的复合胺基酸,经分离提纯,用于医药,化妆工业。牛蛙的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经提取可用於医药、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如脑垂体激素用作鱼类、两栖类的人工催产剂,利於人工繁殖。牛蛙的胃腺、肠腺及胰腺含有丰富的消化鶤,尤其是水解蛋白质的鶤类含量高,可提取利用。牛蛙的胆汁提取,加工后可作药用。蛙皮可制作外科手术线的优良原料。蛙油可制作高级润滑油。
牛蛙的养殖相关 文章 :
1. 牛蛙养殖方法
2. 牛蛙怎么养殖
3. 牛蛙可以怎么养
4. 怎么养殖牛蛙
牛蛙的养殖方法
牛蛙养殖的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一般选用小型水泥池,水深0.6米—1米,面积8平方米—10平方米。
池壁斜度要略大些,便于蝌蚪在池壁休息和变态后的幼蛙登陆。
因刚孵化的蝌蚪体长仅5毫米—6.3毫米,游泳能力差,主要靠吸盘吸着附着物休息,池中应投放水葫芦、水草、树根等,覆盖率占1/3。
池四周用竹箔围好,以防敌害,池中水面下10厘米处设饵料台。
牛蛙的放养密度
刚孵出的蝌蚪可适当密养,便于管理,每平方米可放养蝌蚪2000只—3000只。
10天后随着个体长大,摄食能力增强,密度应逐步降低,一般每平方米放养500只—1000只,30天后至变态前每平方米放养100只—300只。
放养时用3%食盐浸洗5分钟,消毒杀菌。
牛蛙的投饵数量
孵化后的前6天,蝌蚪主要靠体内卵黄囊提供营养,6天后随着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浮游生物和人工饵料,培育前先施肥,培育浮游生物,解决蝌蚪开口饵料,能提高蝌蚪成活率。
投喂的人工饵料,主要有田螺、鱼肉、动物内脏、水蚤、豆饼、米糠等。
投喂量:7日龄—30日龄的蝌蚪,每1000只每天投饵40克—70克,其中动物性饵料占70%;30天后至变态前,每1000只蝌蚪每天投饵60克—80克,其中动物性饵料占57%。
粉状饲料要煮熟后搓成团投喂,鱼肉、鱼肠等要切碎,田螺要压碎后投喂。
每日投饵时间为16时—17时。
牛蛙养殖的日常管理
培育过程中每3天—5天换水一次,每次10厘米—15厘米,每次换水时水温差不能越过3℃,每天要定时清洗食台。
蝌蚪经80天—110天培育变成幼蛙,变态前这一阶段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加强管理,停止投喂,保持环境安静,努力提高变态期蝌蚪成活率。
肉食性鱼类、蜻蜒幼虫、水蛇、虎斑蛙蝌蚪、龙虱幼虫等均会吞食牛蛙蝌蚪,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
牛蛙蝌蚪的饲养管理
蝌蚪是牛蛙个体发育的幼体阶段,也是生产过程的苗种阶段,所以是生产牛蛙的物质基础。
蝌蚪饲养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蝌蚪的生长发育、规格大小、质量,而且对以后变态的幼蛙质量和成活率,也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是牛蛙养殖生产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牛蛙养殖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蝌蚪饲养池
目前用于饲养蝌蚪的池子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
由于土池开挖方便,成本又低,所以多数使用土池,而水泥池则主要用在高密度、高产量的集约化养殖。
1.水泥池 面积15~20平方米,池深1米,可蓄水深80厘米。
水泥池的优点:水质较清;水泥池的壁,适于蝌蚪早期吸附在上面休息,可避免这阶段蝌蚪被泥沙覆盖而造成窒息死亡换水等日常管理比较方便,成活率高,一般可以达到70%~90%;放养蝌蚪密度大,产量高。
但因为放养密度大,生产出来的蝌蚪规格小,变成的幼蛙也小,只有4~5克;变态后的幼蛙,不能及时登陆,如不及时捕出,会造成变态幼蛙大量死亡;造价相对较高,一次性投入较多,这是水泥池的不足之处。
2.土池 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0.8~1米,可蓄水深60~80厘米,四周的坡度要稍大,以1∶1.5~2为宜,这样可保证堤埂牢度和适于蝌蚪变态成幼蛙后登陆栖息。
土池的优点:水体相对较大,水质比较稳定,培育出的蝌蚪规格大,变态成幼蛙的规格也大,为7~10克以上;但管理难度大,敌害也多,成活率较为低,一般只有50%左右。
二、放养蝌蚪前的准备工作
1.放养蝌蚪的时间 刚孵化的蝌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且这时消化器官没有贯通,又有腹部的卵黄囊供给营养,无需摄取外界食物。
所以刚孵化的蝌蚪,不宜马上移养到蝌蚪池,可待腹部卵黄囊吸收完毕,消化器官完全沟通,或者观察到已有初便排出,这时才应将蝌蚪移养到蝌蚪池中饲养。
至于具体时间,应根据当时水温状况而定:即水温18℃~20℃时,约为孵化后180~200小时,水温20℃~25℃时,约为孵化后150~170小时,而水温26℃~30℃时,只要70小时。
2.蝌蚪池的清整消毒 水泥池在蝌蚪放养前2天,要用浓度每升为1毫升的漂白色粉或浓度每升为20毫升的生石灰溶液涂刷池底及池壁,进行消毒,然后在阳光下曝晒1~2天后,再放进干净水,才能放养蝌蚪;新开挖的水泥池更应在使用前2周,放水浸泡脱碱,然后换入新水后才能放养蝌蚪。
对土池,应在蝌蚪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色粉进行药物清塘。
生石灰清塘多采用干塘法,即将池水排剩5~10厘米,然后按每平方米90~110克的生石灰溶于水,将石灰浆遍洒全池,清塘后7天,才能放水放养蝌蚪;用漂白色粉清塘时,漂白色粉的用量为每平方米7.5~15克,溶水后遍洒全池,清塘后3~5天即可放水放养蝌蚪。
3.注水施基肥 牛蛙蝌蚪在天然水域中,主要吃食浮游生物。
所以用土池饲养时,应在放养前先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的方法来饲养蝌蚪。
即在蝌蚪放养前7天,蝌蚪池先注水30~40厘米,然后在离池岸1米左右的浅滩水中,堆放牛、马粪或人粪尿或青绿肥,肥料量为每平方米0.5千克。
施肥后,浮游生物很快就繁殖起来,这样放养蝌蚪以后,蝌蚪就能吃到丰富的适口饵料,迅速生长。
水泥池则因为施肥会败坏水质,造成蝌蚪窒息死亡,所以水泥池不能施肥,只能投喂人工饵料。
三、蝌蚪的放养
蝌蚪的放养密度,应根据饲养条件、养殖方式、饵料、蝌蚪大小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来决定。
一般刚放养时,蝌蚪的密度可大些,全长1.2厘米的蝌蚪,每平方米放养800~1000尾;待全长达3~4厘米时,稀放到每平方米300~400尾;全长达6~7厘米时,稀放到每平方米150~200尾。
水泥池由于管理和换水等条件优越,放养密度可比土池增加1~2倍。
四、饲养管理
蝌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控制水温,调节水质和合理投饵。
当水温高达32℃时,蝌蚪的活动能力下降,吃食减少,生长受到抑制;35℃时,蝌蚪处于极度衰弱状态,并开始出现死亡;38℃时,会出现大批死亡。
所以在夏天高温季节,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水泥池上面要搭遮荫架,种上葡萄或瓜类等爬藤植物遮荫降温;对土池,因面积较大,可在坐南朝北搭半个池子的遮阴架,也种上爬藤植物遮荫作者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降温。
此外,在有水源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加注外河新水来降温。
水质的好坏对蝌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密切关系。
所以在蝌蚪饲养过程中应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加水或换水。
土池还应根据水质的肥瘦进行追肥,大致每3~7天1次,每亩每次追施粪肥或青绿肥料150~200千克。
肥料和浮游生物不足时要适当投喂人工饵料。
水泥池主要投喂人工饵料,一般每天早上和下午各投1次,每天投饵量大致是蝌蚪总体重的2%~10%。
五、蝌蚪的生长发育和变态
蝌蚪生长发育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水温和营养条件来决定。
根据在水泥池中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0尾,饲养期内水温变动于22~30℃,采用全人工饵料条件下的饲养结果:孵化后27天,全长达4.9厘米、体重1.4克,长出后肢芽;孵化后51天,全长达9.1厘米、体重8.1克,后肢长0.4厘米;孵化后81天,全长达10.3厘米、体重8.3克,并先伸出左前肢,接着第二天右前肢也破皮质鳃盖伸出,口裂变深,随后蝌蚪尾部逐渐吸收缩短;孵化后88天,尾部吸收完毕,变态成蛙。
蝌蚪在变态阶段是处在最危险时期,管理上稍有疏忽,会造成大批死亡。
这时在水泥池内应多投放一些水浮莲、凤眼莲等水生植物或木板等漂浮物,供变态的幼蚌能登上休息,这阶段不论水泥池还是土池都应及时将变态的幼蛙捕捉到幼蛙池中饲养。
牛蛙流水式养殖法
2003—2004年,南安市水技站在洪海镇郭坑水库下进行了牛蛙流水式养殖试验,即利用山区地势落差自然流水进行24小时换水的养殖,实际养殖水面积10亩,放养幼蛙23万只,成活率43.5%,单季产量1.5万kg,产值达21万元,纯利润10.5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该牛蛙流水式养殖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场地
养殖场一般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要求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冬暖夏凉,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以方便养殖生产。
其中水源条件的好坏是养蛙成败的关键。
2、建造蛙池
以每100m2为一个大池,再把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
池边用40目的筛绢网围好,筛绢要高出池底1m,筛绢底部应有20—30cm埋进土里;池埂高40cm,坡度1∶3,水位保持在30—40cm,水层深度不能低于20cm,否则蓄水量太少,水易浑浊,牛蛙易得病;宜采用长方形池子,便于操作;用口径10—12cm的塑料管作为给排水管,进、溢水孔设置的地点应在每个大池的对角;每个小池子里放4块80×40cm具有浮性的白色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池子上方用黑色太阳网遮荫,以防夏季太阳暴晒。
3、放养
放苗前,干池每亩用生石灰50—75kg或漂白色粉10—15kg(有效氯含量在30%左右)进行消毒。
一般清池消毒10天即可放苗。
放养前幼蛙可用20ppm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0—20分钟。
浸洗时要有人员在场观察,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将蛙苗取出。
幼蛙期放养密度为60—80只/m2,随着个体差异的变化,再进行分级分池放养,成蛙期放养密度为30—40只/m2。
4、饲养管理
(1)巡池查看
每天早、中晚各巡池一次,检查筛绢网是否出现破洞,如果有破损必须马上修复,防止牛蛙外逃,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流水,每天至少达到300%的换水率;溢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水深保持在30—40cm,并且保持水质清新。
还应注意观察,牛蛙摄食与活动情况若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饲料投喂
主要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个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清洁的水泡湿,使饲料稍微软化膨胀,这样可以预防饵料吸收池中的污水,消除牛蛙食后肠胃发生疾病,也可以促进牛蛙对营养的吸收。
日投饵量保持在蛙体重的7—15%,投饵量除按蛙体重计算外,还应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酌量调整,做到少量多次。
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3)分级饲养
在牛蛙饲养过程中,为防止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每隔一段时间要及,时将规格相差较大的个体进行筛选分级,把规格相同的牛蛙调整到同一口池进行饲养,防止大蛙吃小蛙,同时注意控制养殖密度。
(4)疾病的防治
牛蛙养殖过程中要确实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放养前进行清塘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色粉进行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并定时用漂白色粉或强氯精全池遍洒消毒;分池后及时用20ppm的高锰酸钾对蛙体进行消毒,防止机械损伤使病原体传播;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找出隔离,除此之外,还要用高浓度的漂白色粉或高锰酸钾溶液对工具进行消毒。
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
饵料的投喂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量、定质。
当养至成蛙时,出现个别歪头和红腿现象,及时把歪头的牛蛙挑出隔离开,用15ppm的强氯精连续消毒5天,同时加大换水量。
入夏牛蛙管理措施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以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
牛蛙的养殖技术
选择场地:选择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的池塘。 饲喂管理:牛蛙是肉食性的蛙类,可以饲喂昆虫、小鱼虾、内脏等。 过冬养护:冬天搭建温室大棚,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定期换水:每隔3月换水一次,栽种水草净化水质。
牛蛙如何养殖
1、选择场地
牛蛙是一种大型食用蛙,也是两栖动物,但主要生活在水中,养殖牛蛙时可以选择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的池塘建立养殖地,因为牛蛙具有弹跳性,所以不仅要在四周围防护网,在顶部也需要围起来,以免牛蛙逃跑。
2、饲喂管理
牛蛙是肉食性的蛙类,在饲喂时可以选择蚯蚓、蜗牛、飞蛾等昆虫,或是体型较小的鱼虾,牛蛙也能吃家禽的内脏和切碎的鱼肉,搭配颗粒饲料等,每天早晚都要喂食一次,保证食物充足,利于牛蛙生长。
3、过冬养护
牛蛙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在冬天时需要在养殖场地搭建温室大棚,让环境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或者在池塘的底部灌入温热的流水,让水温保持在16-20度之间,不仅能让牛蛙在冬季也能健康生长,也能避免牛蛙被冻死。
4、定期换水
牛蛙对水源没有特定的要求,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每隔3个月换水一次,长期生活在浑浊的环境中,会让牛蛙出现有毒物质,不能食用,每次换水的水量不能超过池塘水的30%,而且在池塘中栽水草,对池塘的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关于临沂牛蛙养殖和牛蛙养殖基地联系方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